

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以及复工复产和农耕生产的双重考验,马屯镇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工作举措,建立了“七个一”防控机制,保障防控、发展“两手抓”“两促进”,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建立一套高效指挥系统,做到上传下达“一盘棋”。继续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首要任务,并结合当前复工复产和春耕生产实际,将指挥部升级为疫情防控暨经济社会发展指挥部,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交通管控组、后勤保障组和纪律督查组等8个工作组,并从镇计生委、农委办、农经站、各管理区抽调16名精兵强将充实到工作组中,实现多部门联防联控,不断加强指挥部对疫情防控以及稳妥推进复产复工和农耕生产工作的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确保党中央及省、市、县委相关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落实,坚决维护上下“一盘棋”。 形成一套周密防控体系,筑牢联防联控“防护盾”。依据“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原则,加强镇、村、企业、单位联防联控,构建“三员”“三站”“三联动”防控体系。“三员”即:疫情防控包联网格员(镇班子成员包片、镇一般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村普通党员包户的四级联动网格化管理体系)、疫情防控监测站值守员(各监测站值班保证每班十人以上,确保随时待命、全力以赴)、“爱心”代购员(每村5名党员帮助村民代买代购日常生活必需品以及帮助村民购买化肥、种子等农耕物资)。“三站”即:建强镇域进出口、村域进出口以及企业和单位进出口监测站,实行全天候人员值守。“三联动”即:针对复工复产企业相对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情况,从严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包企干部包联责任、经管部门监管责任,形成三方联动防控机制。考虑到经济增长和农耕需要,第一批复工的企业主要是规模以上企业和农业企业,既可以保证疫情防控一招不失和企业生产高效有序,又可以保障春耕备播正常进行。 完善一套有力保障体系,建强疫情联防“补给站”。指挥部统一协调,科学调配全镇资源,防疫物资优先充实保障一线。镇财政先后划拨防疫专项资金20万元,用于购置防疫物资、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农民春耕生产。帮助河北富川长效缓释肥料有限公司、京南湖蛋制品加工厂等多家企业做好复工准备工作;在各村设立疫情防控期间农耕物资代购点,采取“合作社+农业企业(或供应商)+农户+微信”的供销模式,根据实际需求统供统销,在减少人员流动的同时,既可以解决农业企业(或供应商)的销售问题,又可以降低购买成本、确保及时供给。同时,持续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捐款捐物,截至2月18日,已累计接受现金捐赠77万元,收到活动房、清菌仪、喷药消毒无人机、防护服等价值约70万元的物资。对募集的款物,逐一登记造册,严格管理,专款专用,并接受捐赠人和社会的监督。 制定一套科学应急预案,备好居安思危“消防栓”。制定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方案,提前与县指挥部、县医院加强信息沟通,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信息畅通。聘请县医院、县疾控中心专家,对镇、村、企业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分析研判,并指导开展应急演练2次,确保应急措施总比潜在危险多一招。确保一旦发现疫情或疑似疫情,能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上报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观察、治疗;第一时间对感染病例所在地范围内进行紧急免疫和消毒;第一时间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监测;第一时间为在家隔离人员挂好隔离标识牌,最大限度防止交叉传染。 搭建一组多维宣教平台,把控舆论引导“风向标”。管好用好广播站、宣传车、手机短信、宣传条幅、明白纸等传统宣传平台,充分运用微信交流群、微信朋友圈、乡镇融媒体等网络新兴平台,充分发挥第四级网格员的宣传作用,普及防控知识,加强心理疏导,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克服恐慌心理,积极冷静应对疫情。截至目前,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发布防疫小贴士18条,枣强融媒信息平台防疫动态11篇,群发公益短信3万条,出动宣传车60辆次,悬挂条幅200余条,印发明白纸700余份。同时,指挥部安排专人24小时开展相关舆情监测处置,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及时解决、积极疏导。 打造一支坚强防控队伍,吹响全民皆兵“集结号”。镇班子成员带头,全镇1802名党员摁下了红手印,签订了网格化管理承诺书,1235名党员申请加入“党员先锋队”,形成了“指挥部统一领导、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协调联动工作格局。在党员的影响带动下,60余名退役军人自发组成疫情防控“民兵应急连”,600余名青年加入“马屯镇团员青年战疫突击队”,11支村民舞蹈队、秧歌队自发转型担当疫情防控宣传队,汇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干群共同参与”的坚强防控队伍,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人员保障。 建立一套严格督导制度,念好跟踪问效“紧箍咒”。由镇纪委牵头,成立2个督查组,对各村、各企业、各单位疫情防控情况加强明察暗访,重点督导检查中央及省、市、县关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农耕生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重点发现疫情防控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决防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问题发生。同时重点围绕设卡检测点“十查”规定,加强对设卡检测点的督察。督导结果及时向防疫领导小组定向报告,并根据督导情况及时反馈督导建议,责成限期整改,对作风不实、工作不力,特别是敷衍塞责影响疫情防控、正常农耕生产和故意刁难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依规依法严肃追责问责。截至目前,共开展专项督导10轮,反馈督导建议5条,推动了各项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农耕生产措施的落地落实。